研究背景
栖热水生菌最开始是从黄石公园的温泉中培育出来的,随后发现栖热水生菌的DNA聚合酶可以作为DNA扩增和测序的工具,这一发现几乎改变了当时的生物学和医学界。目前已经从温泉中分离出来多种栖热菌种。2015年4月有一个包含28个栖热菌基因组计划(https://gold.jgi-psf.org/index),其中23个已经构建了检索序列数据库,并且其中部分已经完成全基因组测序,Y51MC23就是其中尚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一种栖热水生菌。
封闭并完成微生物基因组测序受限制的因素主要是需要用短读长reads串联长重复序列片段。本文研究的内容的主要是对Y51MC23基因组及其4个质粒进行完全测序。
材料方法
微生物:栖热水生菌Y51MC23
实验方法:
一、DNA制备
1、 从温泉中分离得到栖热水生菌Y51MC23,并在70°C的YTP-2琼脂上培养。
2、 Y51MC23的单克隆在包含1000ml YTP-2培养基的70°C的锥形瓶中,200rpm培养18小时 。
3、 细胞通过离心法在4°C存储,直到DNA提取。
二、显微观察
荧光显微法:Nikon Eclipse TE2000-S
三、基因组测序和组装
在包含22个contigs的Y51MC23基因组草图的基础上完成全基因组测序,NCBI 2008(http://www.ncbi.nlm.nih.gov/nuccore/218297404)。
MiSeq:Reagent Kit v2 (Illumina, San Diego, CA)
四、基因组注释
1、IMG (蛋白序列)2、UniProt(多肽酶)3、PRIAM和SEED(代谢通路)4、Island Viewer(基因岛)
研究结果
1、栖热水生菌Y51MC23的特征
![栖热水生菌Y51MC23的全基因组测序 栖热水生菌Y51MC23的全基因组测序]()
2、通过分析16S rRNA序列,构建栖热水生菌Y51MC23和其他菌属的系统进化树
![栖热水生菌Y51MC23的全基因组测序 栖热水生菌Y51MC23的全基因组测序]()
分数表示这条进化路径的可能性,分支的长度表示进化所用的相对时间。
3、封闭和完成栖热水生菌Y51MC23的基因组
![栖热水生菌Y51MC23的全基因组测序 栖热水生菌Y51MC23的全基因组测序]()
在2008年公布的Y51MC23基因组草图上,将22个contigs组装成5个(其中4个为质粒)。
![栖热水生菌Y51MC23的全基因组测序 栖热水生菌Y51MC23的全基因组测序]()
从外到里依次:CDs前导链、CDs滞后链、tRNA基因、rRNA基因、前噬菌体、CRISPR(细菌用来抵御病毒侵袭的基因系统)、GC绘图、GC偏移(G-C/G+C)。
4、Y51MC23和其他栖热菌种的比较
![栖热水生菌Y51MC23的全基因组测序 栖热水生菌Y51MC23的全基因组测序]()
5、完成了全基因组测序的Y51MC23和SA-01之间同线性(共线性)分析
![栖热水生菌Y51MC23的全基因组测序 栖热水生菌Y51MC23的全基因组测序]()
表明两种栖热水生菌之间有很多相对保守的区域。
6、对Y51MC23基因组的注释分析
一、转运功能
![栖热水生菌Y51MC23的全基因组测序 栖热水生菌Y51MC23的全基因组测序]()
二、糖代谢及生物合成,能量的合成,氨基酸代谢和生物学合成,维生素、辅酶和色素的生物合成·······
SEED进行代谢通路预测
IMG (蛋白序列)
UniProt(多肽酶)
7、Y51MC23前噬菌体1和2与sp. 2.9前噬菌体的同线性(共线性)分析
![栖热水生菌Y51MC23的全基因组测序 栖热水生菌Y51MC23的全基因组测序]()
金色箭头代表预测的ORF,绿色表示三种前噬菌体中共有的ORF,品红色代表前噬菌体1特有的ORF,蓝色代表前噬菌体2和sp. 2.9共有的ORF,橙色表示前噬菌体2和sp. 2.9不同的ORF。
8、Y51MC23体内高度荧光微球的形成
![栖热水生菌Y51MC23的全基因组测序 栖热水生菌Y51MC23的全基因组测序]()
亮点总结:
1、在Y51MC23之前报道的基因组草图的基础上,利用Mi-seq测序对之前草图中的22个gap完成封闭。并重新组装成一个完整的染色体基因组contig和4个质粒Contig。
2、分析了Y51MC23和其他菌种基因组的同线性(共线性)关系。
参考文献:
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Thermus aquaticus Y51MC23[J].PLoS One. 2015 Oct 14;10(10):e0138674.
IF=3.057
![栖热水生菌Y51MC23的全基因组测序 栖热水生菌Y51MC23的全基因组测序]()